高中化学试题
在当今教育体系中,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中化学试题作为理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检验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着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实验能力。高中化学试题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学生们探索物质的微观世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一、高中化学试题的多样性高中化学试题涵盖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两大方面。在理论题中,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多样,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概念理解、公式运用及逻辑推理能力。而实验题则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具体的实验步骤、现象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此外,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高中化学试题也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解题技巧与策略面对高中化学试题,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至关重要。首先,夯实基础是关键。化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其知识体系构建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之上。因此,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核心概念,对于解题至关重要。其次,注重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归纳。例如,在解决平衡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快速判断;在处理电化学题目时,明确正负极的判断依据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规则,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最后,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仔细阅读题目,准确捕捉信息,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同时,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解题模型,也是提升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化学实验题的应对策略化学实验题往往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部分。对此,首先要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实验设计中能够正确选用仪器,避免操作失误。其次,加强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通过模拟实验情境,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化学原理,提升实验题的解答能力。最后,定期回顾实验错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化学学习的持续进步高中化学试题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交流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难题。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科普视频等,拓宽学习视野,了解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参加化学竞赛、科研活动等,也是提升化学素养、锻炼实战能力的绝佳机会。记住,化学学习是一个持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保持好奇心,勇于挑战,才能在化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收获满满。
回顾全文,高中化学试题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更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面对化学试题的挑战,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应对,不断提升自我,最终在知识的海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正如化学本身一样,我们的学习之旅也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惊喜。
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物质的测试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物质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烟台模拟)下列物质分类不合理的是()
A.油脂(酯类) B.TNT(芳香族化合物)
C.火棉(纤维素) D.甘油(醇类)
解析:火棉是纤维素三硝酸酯,C错误.
答案:C
2.(2011•大连模拟)用酒精灭菌消毒,可使细菌和病毒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属于()
A.水解 B.变性
C.盐析 D.颜色反应
解析:用酒精灭菌消毒,是利用了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答案:B
3.右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
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氨基丙酸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由各原子的成键情况可知该有机物是α氨基酸,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4.(2010•山东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Br2而使溴水褪色,二者褪色的原因不同.
答案:A
5.(2011•嘉兴一中期中)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B.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C.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分子中C、N、O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A.该物质中无—COOH,不显酸性,无—NH2不显碱性;B.该物质二氯代物有8种;C.分子中含CON可发生水解反应,D.分子中多个C原子为饱和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C
6.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应向其中加入()
A.饱和Na2SO4溶液 B.浓NaOH溶液
C.少量NaCl D.浓BaCl2溶液
解析: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条件是加入较多量的轻金属盐.C项少量NaCl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B、D两项因使蛋白质变性而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2011•三明模拟)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 D.③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天然蛋白质水解能生成各种α氨基酸;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B
8.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B.甲酸甲酯和乙酸
C.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
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
解析:甲酸甲酯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的分子式均为C7H8O,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结构相似,二者组成上相差6个“CH2”基团,二者属于同系物;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它与乙酸乙酯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D
9.(2011•绍兴高二期末)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
②Al(OH)3、③(NH4)2S、④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①中的HCO-3既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又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②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Cl===AlCl3+3H2O;③NH+4+OH-===NH3•H2O,S2-+2H+===H2S↑;④分子内有酸性基团(-COOH)和碱性基团(-NH2).
答案:D
10.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解析:油脂其水解后均可得到丙三醇,A正确;若淀粉水解完全,加碘后不变蓝,若水解不完全,则变蓝,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错误.
答案:D
11.已知:I2能使淀粉溶液显蓝色,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汁只含淀粉
B.苹果中只含有葡萄糖
C.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聚合为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说明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即苹果转熟时,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葡萄糖.
答案:D
12.(2011•漳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CH2NH2COOH和CH3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乙醇、乙酸在浓H2SO4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B项错误;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C项正确;CH2NH2COOH与CH3CH2NO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下面有6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各个横线上.
有机物 试剂 现象
(1)甲苯 a.溴水 A.橙色褪去
(2)苯乙烯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紫色褪去
(3)苯酚 c.浓硝酸 C.呈蓝色
(4)葡萄糖 d.碘水 D.出现红色沉淀
(5)淀粉 e.三氯化铁溶液 E.呈黄色
(6)蛋白质 f.新制氢氧化铜 F.呈紫色
(1);(2);
(3);(4);
(5);(6).
解析: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苯乙烯能使溴水的橙色褪去,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出现红色沉淀,淀粉与碘水作用呈蓝色,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
答案:(1)b、B(2)a、A(3)e、F(4)f、D(5)d、C(6)c、E
14.(12分)淀粉水解的验证:
(1)实验用品:0.5 g淀粉、4 mL 20%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步骤: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 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 mL 20%的硫酸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 mL水,都加热3~4 min.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硫酸溶液,在试管2、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
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下表):
试管 加入碘水 加入银氨溶液 结论
1
2
3
(2)实验用品:0.5 g淀粉、唾液、新制氢氧化铜.
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加热,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3)比较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_
.
解析:本题是课本上实验的改进和创新,验证了淀粉水解的几种情况:未水解;部分水解;完全水解,注意验证时的试剂及条件.
答案:(1)
试管 加入碘水 加入银氨溶液 结论
1 出现银镜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 变蓝 淀粉未水解
3 不变色 淀粉完全水解
(2)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在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
(3)淀粉在无机酸或酶的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5.(2011•莱阳高二检测)(14分)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
(2)A在NaOH水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 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C;D.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B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空序号)__.
①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②CH3CH2OH(酸催化)③CH3CH2CH2CH3④Na⑤浓溴水
(4)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解析:由A的结构简式可推求A的分子式,A水解反应部位为 产生
,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可知
答案:(1)C18H17O5N
16.(14分)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__.
(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其中②的提示为:
图中②的提示:
C2H5OH+HO-NO2――→浓硫酸C2H5O-NO2+H2O
硝酸硝酸乙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
.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
可能的结构简式__
.
解析:(1)1 mol M含碳:227 g×15.86%12 g•mol-1=3 mol,
含氢:227 g×2.20%1 g•mol-1=5 mol,
含氮:227 g×18.50%14 g•mol-1=3 mol,
含氧:227-12×3-1×5-14×316=9 mol.
故M的分子式为C3H5O9N3.
(2)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B为丙三醇,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2OH.
(3)丙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而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相差134-92=42,所以C是丙三醇与一分子乙酸酯化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1)C3H5O9N3NO
+R1COOH+R2COOH+R3COOH
高中化学必修一试题(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HCl B. C. D.NO
2.已知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为a%,则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a% B.2a% C. 1―1.75a% D.1―0.75a%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与O2和O3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Na和Na+ B.金刚石和C60 C. H2和 H2 D.水和重水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5.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 H2 ②Cl2 ③CH4 ④HCl⑤NH3 ⑥NO ⑦NO2 ⑧SO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⑥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C.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D.同一周期中氧族元素比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D.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Fe3++Cu=Fe2++Cu2+
8.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Na2CO3和Ca(OH)2 B.Na2CO3和CaCl2
C.Ca(HCO3)2和NaOH D.Na2SO4和Ba(NO3)2
9.在一定条件下, 与R2-发生如下反应: +2 R2-+6H+=3R+3H2O
下列关于元素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B. 中的R只能被还原
C.HnRO3一定是强酸 D.R的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0.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H2(H2S)通过CuSO4溶液洗涤
B.SO2(SO3)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涤
C.Na2SO3溶液(Na2SO4)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
D.Na2SO4溶液(Na2SO3)滴加适量的H2SO4溶液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把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把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C.混合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HCO3-+H+═H2CO3 D.把硝酸银溶液滴入盐酸中:Ag++Cl-═AgCl↓
浓硫酸
亚硫酸
MnO2
浓盐酸
亚硫酸
钠晶体
湿润蓝色石蕊试纸
湿润淀粉KI试纸
湿润品红试纸
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
氯化钠溶液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
均褪色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未变蓝说明
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13.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反应,浓硫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发生反应时,浓硫酸只作氧化剂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硫
D.蔗糖与浓硫酸的作用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氧化性
14.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氯水 ②加入KMnO4溶液 ③加入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1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为防止Ag+、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下列实验方案比较严密的是( ) A.先加稀HCl将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B.先加稀HNO3将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C.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D.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16.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D.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44分)
17.(8分)向100mL 3mol/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 ,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若是单一成分,可能是 或 ;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 或
(2)
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mol/L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不考虑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①B点时,产生的C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 mL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__(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18.(8分)X、Y、Z为三种常见的单质,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A、B为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均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以下每空中填入一种即可)。
(1)当X、Y均为金属时,Y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X的化学式为 ,A的化学式为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B
D
E
F
F
A
D
+x
+x
C
+水
④
①
⑤
③
学常见的强酸,D的浓溶液与铜共热可生成A;
F的浓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中学实验室制备单
质C;B和X混合是实验室常温下简易制单质E
的一种方法,X是一种黑色粉末,B的分子中有
18个电子。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B、C、D、X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
示) 。
(2)B的电子式为 。
(3)与B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带两个正电荷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4)写出反应①和⑤的离子方程式:① 。
⑤ 。
(5)上述物质中A与E反应的产物G常用于工业制备D,写出以下两个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G→D: ; A+E→G: 。
20.(14分)
(1)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用上图中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种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图中装置的编
号): → → →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的白色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6)在各装置所盛的试剂不变的条件下,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④→①→②→③,则可以检出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下同),不能检出的产物是 。
三、计算题(8分)
21.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56g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计算:
(1)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3.44L标准状况下的SO2生成,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有 mol。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稀释到100mL并除去不溶物,加入足量锌粉放出标准状况下5.376L氢气,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反应的Zn的质量为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48分,每空3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D
C
B
C
A
D
C
B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D
C
D
C
A
C
A
D
二.填空题
17. (8分)(1)Na2CO3或NaHCO3;NaOH和Na2CO3 Na2CO3和NaHCO3(每空1分)
(2)①2240 (2分) ②0.75 mol·L (2分 无单位该空不得分)
高温
(4)SiO2+2C Si+2CO(2分)
H∶O∶O∶H
¨
¨
¨
¨
+20
2
8
8
NaCl溶液
(2) (3)
(4) ①SO2+Cl2+2H2O==4H++SO42-+2Cl-
△
催化剂
(5) H2O+SO3==H2SO4 2SO2+O2 2SO3
(每空2分,共14分,反应条件不注为0分)
20.(1) C+2H2SO4(浓) CO2+2SO2+2H2O (3分)
(2) ④→②→①→③ (2分,错1个编号为0分)
(3) 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 ; 将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 ; 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每空1分,共3分)
(4) 无水硫酸铜(或CuSO4) 水气(或水或H2O)
(每空1分,共2分);
(5) 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CO2(或二氧化碳)
(每空1分,共2分)
(6) CO2 、SO2 H2O
(每空1分,共2分,填不全或填错为0分)
三.计算题
21.(1) 0.6 1.2(每空2分,共4分)
(2)18mol/L 54.6g(每空2分,共4分,少带一个单位扣1分)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请教
一计算瓶子容积:V=m/ρ,以水的那个为核心展开:m=(201.5-23.449)g,特别注意这里忽略了空气质量,但事后可以证明这种误差不影响大体的,ρ为水密度
二把瓶子质量、空气质量算出,m空气=ρ空气*V,(题目少给了STP下的空气密度,自己背:1.293g/L,)
有pV=nRT,ρ=m/V推导公式ρ=pM/RT,
故ρ空气=ρ标态*(273K*1.02*10000/288.5K*1.012*10^5Pa)=0.2177g, 注意T取288.5K
瓶子质量=(23.449-0.2177)g=23.2313g
三算出蒸汽质量:(23.720-23.2313)g=0.4887g
四最后一步,由pV=nRT,n=m/M,注意T取373K。解出M=84.1g/mol,还有,单位K要大写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建筑师和建造师的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6-14大学英语三级—大学英语三级准考证打印
- 2025-04-17衡阳市中考成绩出了吗
- 2025-06-30高考什么时候填志愿
- 2025-04-26四六级查询
- 2025-04-192024年石河子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附各省录取最低分)
- 2025-06-2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专业分数线
- 2025-04-14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的区别
- 2025-06-25吉林自学考试能报哪些学校?-吉林自考一年考几次呢?
- 2025-03-26理综是哪几科
- 2025-06-15士官学校录取分数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