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厨考试网-考试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乐厨考试网 > 考试时间 > 八年级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

2025-07-08 13:13:05

八年级物理试题

在学习的征途中,八年级是学生们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而物理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更是激发学生们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宝库。面对即将到来的八年级物理试题,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八年级物理的世界,通过几道典型试题的解析,感受物理的魅力,探索解题的奥秘。

一、理论基石:力与运动

在八年级物理的试卷上,“力与运动”总是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不仅是物理学的起点,也是理解后续复杂现象的基础。想象一下,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开始加速前进。这里,拉力F就是改变小车运动状态的外部因素,即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我们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进而判断其运动状态的变化。试题往往结合实际情境,如斜面小车实验,考察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类题目,学生们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光的奥秘: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作为自然界中最基本也最神奇的现象之一,八年级物理试题中自然不会缺席。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两大法则。在平面镜成像问题中,学生们需要利用光的反射定律,通过作图法确定虚像的位置,理解“像与物等大、等距、连线垂直于镜面”的规律。而光的折射,则让光线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上的偏转。通过棱镜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进而探索彩虹形成的奥秘。

三、能量转换:功与能

功与能的概念,是八年级物理中连接宏观现象与微观机制的桥梁。试题中,学生们常常被要求分析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转换情况。比如,一个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木块,其重力势能随着高度的降低逐渐转化为动能。这一过程中,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守恒的原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类题目,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还能学会如何运用能量观念简化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此外,功的概念也是解题的关键,它衡量了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四、实验探究:动手实践出真知

八年级物理试题中,实验题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无论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操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基本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弹簧秤等,同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题往往鼓励学生跳出书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试题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更能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段旅程的尽头,我们会发现,每一次解题的困惑与挑战,都是通往智慧殿堂的宝贵钥匙。正如物理世界本身,既深邃又迷人,等待着每一位热爱探索的心灵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要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要答案

(上)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命卷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

A、将铁块加热至100℃ 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冰雪熔化

2、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 )

A、m B、dm C、cm D、mm

3、质量是3.5×107mg的物体可能是 ( )

A、 一瓶罐头

B、一个小学生

C、 一头牛

D、 一包方便面

4、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右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5、纳米技术在研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 )

A、长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6、当把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先使温度计和水接触,后使温度计和冰块接触,那么温度计内水银升高的情况是 ( )

A、接触水时升的高 B、接触冰时升的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判断

7、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栓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C、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9、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10、根据密度公式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

B、铜的密度跟其体积成反比

C、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D、铜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1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

A、500ml 10ml B、 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12、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

二、 填空题(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3、医院中常用的温度计称为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到。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它在构造上有一设计精巧的缩口,因此,它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温度,但使用前应先__。

14、水的密度为_kg/m3,其单位读作_。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将一杯质量200g的水喝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密度是_ g/cm3。

15、制造飞机不用钢铁,而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的_比钢铁_。

16、热天扇扇子,_(填“能”、“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17、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 cm3,b的质量是50g,体积25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 kg/m3。

19、如图,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

在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

这是碘的_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杯拿下来,可看见瓶底

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_现象。

20、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500卡路里热量、83g脂肪。60g蛋白质、25g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可以从糖中获取热量,从植物油中获取脂肪,从蛋白质粉末中得到蛋白质,从麸皮中获得纤维素,则一年大约需要137kg糖、30kg的植物油、21.5kg的蛋白质、9kg的纤维素。我们假设这些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那么,假设长大的你要到火星上旅游两年,则一共需要带__kg的食物。

21、去年冬季,福鼎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现象,“霜”的形成属于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高/低)。

22、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合金,是不同种的金属在熔化状态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金属

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沸点/℃

2750

2595

2212

2707

5627

23、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用它装硫酸最多能装__kg,它能装下1kg的煤油吗?答:__(填“能”、 “不能”)(已知硫酸的密度是1.8×103 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24、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

__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

__质量较大。

三、 阅读简答题:(共7分)

25、(2分)粘木料用的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要用图中所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

答:_。

26、阅读与思考:

刚出锅的鸡蛋为什么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很烫手?过一会儿才觉得很烫手?

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明的水分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

蒸发是降低温度的好办法,当室温比人体的温度高的时候,人体向外散热主要是依靠蒸发的办法,人体每小时可以分泌一升的汗液,带走的热量大约是580千卡。也就是说可以使58kg的水温度下降10℃,所以一个人即使在面包炉里,只要不被直接烫伤也是能待一个短时间的。

人体对周围温度的感受和空气的湿度关系很大。冬天虽然屋子里的温度在25℃,脱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而同样的温度如果在夏天的话,会感觉热。这是由于冬天屋子里的空气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发得快,而夏天空气潮湿,蒸发过程缓慢,所以不觉得冷。

根据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请你列举生活中蒸发吸热降低温度的例子:__(2分)

(2) 同样的温度,在冬天人会感觉冷,而在夏天却感觉热,为什么?

答:。(1分)

27、福鼎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

(1)_;(1分)

(2)_。(1分)

四、 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8、如下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cm。

29、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_同学读数正确,因为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同凹形液面的底 。

30、如右图是王兵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图中水的温度是_;

(2)他在观察水沸腾实验时,观察发现其中出现的四种现象。

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丙乙甲丁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个人日记 2010-01-13 20:37:08 阅读5945 评论3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力来吹,使笛管中的_发生_.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是_米/秒,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秒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5秒钟才停止,放电的云与你相距_米.

3、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__中传播.

4、如图2所示,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_发出的,响度大的是_发出的.

5、小明家中有一只金鱼缸,小明敲了一下桌子,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

(1)对鱼接收到声波的传播途径有四种判断:A.空气→水→鱼; B.桌子→水→鱼; C.桌子→空气→水→鱼; D.桌子→鱼缸→水→鱼.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

(2)若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如图3所示),而眼睛可以从A 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像(填“实”或“虚”).

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分成__种颜色的彩色光带,我们把它称作光的__现象.

7、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因为__使光线变弯了的缘故,这种现象说明了光只有_中才沿直线传播.

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白色物体在红光的照射下呈_色.

9、雨后的晚上,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踩到水坑里,人们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规律总结出,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__处有水,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处有水.(选填“亮”、“暗”)

10、我们学习和工作用的台灯上都有一个灯罩(如图4所示),这个灯罩的作用是利用了光的原理,灯罩的内表面做得尽量些.(选填“光滑”或“粗糙”).

11、身高1.7m的人站在1m高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m,像和他相距_m.

12、医生检查耳道时,眼睛上要戴上一个中间有孔的__镜,这种镜对光有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13、汽车的雾灯用的是__光.紫外线是_光(选填“可见”或“不可见光”)写出人们利用紫外线的一个事例:_.

14、有些居民在大门上装上“猫眼”,室内的人贴近“猫眼”可以清晰地看到缩小的室外景物,而从门外无法看到室内,如图5是不同类型的镜片,你选择__做“猫眼”镜片.从室内观察室外,其观察范围比未装有“猫眼”__(选填“大”或“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5、用手拨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16、在“小白兔与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17、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帖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马蹄贴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

土地传播声音的比空气大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18、无锡市政府决定从去年10月份起禁止摩托车在市内载客营运.从噪声的角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 )

A、减少噪声的传播距离 B、减少噪声源的数量

C、减少噪声的传播 D、消灭噪声

19、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 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 B、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C、水母 D、北斗星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的传播是3×108米/秒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

光反射时传播方向改变而传播不变

2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4°,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角应该是( )

A、24° B、12°

C、150° D、78°或 12°

22、如图6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23、如图7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C、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2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如图8),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25、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从3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厘米处的过程中(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一直增大

像一直变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

2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9中的(a)和(b),则( )

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27、下列哪组连线是有错误的( )

28、小明用薄膜、两个可以伸缩的纸筒、以及凸透镜制作了模型照相机,用它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景物,有以下几种说法:(1)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2)观察时,我们应该把薄膜对着景物,眼睛靠近凸透镜进行观察(3)由观察远处的景物到观察近处的景物时,应该把纸筒拉长.(4)白天,当我们在阳台上用自制照相机对着教室内观察像时,发现像很暗.这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1)(2)(3)(4) B、(1)(2)(4) C、(1)(3) D、(1)(3)(4)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2分)

29、完成图10中的光路图并用i表示入射角,r表示反射角.

30、在图1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31、图中有两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发光点s和它的像s′

32、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小芳用数码相机在郊外拍得一张照片如图14所示,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__;

该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声音传播的探究实验中,小红和小芳做个下面两个探究实验:

步骤①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听传过来的声音.

步骤②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①,比较声音的大小.

(1)请你帮它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声音的大小

声音主要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条小缝时

(2)小红想:液体能否传声呢,她从家里找到一个装水的容器,除此以外,还需要什么器材请你帮她想出实验的方法.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小明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他用相同的围棋子作为成像物体和寻像物体.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围棋子的两个像,产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3)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小明在盘中放有两粒黑色旗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

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刻度尺、铅笔、白纸、钢尺,老花镜、玻璃板和水,从中选出器材做两个小实验,简要写出实验的过程及说明的物理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所表述的物理原理

37、星期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小王和小张两人在小王家里做作业,小张觉得很刺眼,看看室内并没有强烈的光源呀,他们俩循着光找去,发现楼底下的地上有一块小平面镜,奥秘全在它的身上呢!小王和小张来了兴趣,他们立即制定了研究的课题,并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操作.

你认为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什么.

他们思考了片刻,立即找来一些实验器材进行操作.

步骤a: 在水平桌面上平铺着一块有折痕的纸板,垂直于折痕竖立放置一块小平面镜作为反射面,用激光小手电筒射出的光沿着纸板斜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并用笔划线代替光线在纸板上留下痕迹(如图16所示).用量角器量出反射光线与折痕的夹角,以及入射光线与折痕的夹角,发现相等.

步骤b:把纸板的其中一半平面M折向桌子的边沿下方,再用激光沿另一个纸板平面N斜射向O点,发现平面M上找不到反射光线.

请你从他们的实验步骤分析,至少可以得出的一条结论是:.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中不足的地方:__.(至少写出一点)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

1、空气 振动 2、340 2720 3、真空 4、笛子 笛子

5、(1)D (2)虚 右 虚 6、七 色散 7、光的折射 同一种均匀介质 8、透过光的颜色 红 9、亮 暗 10、反射 光滑 11、1.7 6

12、凹面 会聚 13、黄 不可见 验钞等 14、e 大

选择题

15、B 16、B 17、D 18、B 19、A 20、D 21、D

22、B 23、C 24、C 25、B 26、C 27、B 28、D

作图题(如下图)

四、实验探究题

33、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34、(1)较大 课桌(固体) 变小 空气

(2)提示:找到一个声源放入水中,人耳紧贴着容器壁听.

35、(1)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 (2)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B

36、例: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想表述的物理原理

刻度尺

把刻度尺的一端按在课桌上,另一端用不同的力拨动尺,听响度的不同

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白纸、老花镜

太阳光照射老花镜,在另一侧的白纸上找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7、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或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实验次数太少

或者到文库去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乐厨考试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2028965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