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中央在什么上确定了抗日——1935年12月中央在什么上确定了抗日统一战线
在中国近代史的波澜壮阔中,1935年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全国范围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2月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这次会议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会议背景与历史意义
1935年,随着华北事变的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这次会议,即瓦窑堡会议,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开始学会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二、会议概况与主要议程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均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议期间,张闻天作了关于政治形势和策略的报告,毛泽东则作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报告。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三、会议内容与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着重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已经到来,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已被推醒,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同时,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对革命采取了同情中立的态度或有了参加的可能。因此,党应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与方式,去争取这些力量到反日战线中来。会议确立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在抗日的前提下,有必要和可能与民族资产阶级以至地主买办阶级中的一部分力量重新建立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能够和必须掌握领导权;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等。
四、会议影响与深远意义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确立,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后,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战略支撑。
五、结语: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为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确立而感慨万分。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什么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5年十二月毛泽东所作的什么报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5年十二月毛泽东所作的什么报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如下:
1935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
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精神,于12月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扩展资料: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什么?
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瓦窑堡会议的意义:
1.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
2.瓦窑堡会议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3.瓦窑堡会议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瓦窑堡会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安徽中考查分2024)安徽中考查分是几月几号2024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4-242024上半年四六级报名时间
- 2025-04-09四六级考试时间12月
- 2025-04-28初级药士什么时候出成绩啊?-药士考试多久出成绩
- 2025-04-19山东高考试卷
- 2025-05-012024年河北高考
- 2025-04-15英语六级成绩
- 2025-04-05全国乙卷和新课标一卷的区别是什么?
- 2025-04-032024高考理综卷__2024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 2025-03-28护士考职称英语的条件?
- 2025-06-20助产专业主要学什么:助产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