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改革方案
乐厨考试网带你了解河南高考改革 ,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

除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外,新课改中还增加了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必修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成为高校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新课改的具体课程安排正在制定中,预计将于5月下旬公布。
变化
【培养目标】
变“高考成功者”为“合格高中生”
在很多人看来,高中生的任务就是埋头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但今秋高中课改推行后,这种观念就要改变了。
与以往课程相比,新的高中课程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现在的高中课程太注重知识传授,一切以应试为目的,课程定位比较狭窄。高中新课程将会改变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转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说,学生上没有选择的课程、参照唯一的大纲,如果考不出高分就会被淘汰,这样的教育对学生不公平,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场所,“本次课程改革是从培养高考成功者变为培养合格高中生的一次转变”。
【课程结构】
学生可跨年级选修自己喜欢的课
实施新课改后,高中生可根据需要,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
像大学生一样,背着书包,高中生每天穿梭在不同教室里“走读”,与不同的同学去不同教室上课,将成为今后高中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选修课的种类大大增加,比重加大,鼓励学有余力或渴望全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
高一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修;高二下学期,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修习课程;高三下学期,学校要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修习课程。
“以前是老师教啥学啥,以后我就可以选啥学啥了。”郑州八中分校的学生王晓雯说,这样会有时间发展兴趣培养特长。
另外,新课程把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设有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13个科目。每个科目下又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课程设置】修家电、换灯泡可能成必修课
在课程设置上,新增了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科目。据了解,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要修满8个学分。
这门新课程会涉及电子、设计、物理、化学、工程、科技等多个学科,在这门课上,学生将可能学习做凳子、换灯泡、修家电、做植物栽培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按教育部规定,高中3年,学生要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才可认定获得2学分。【学分管理】修不够144个学分没法毕业
今年秋季起就读高一的学生,就和大学生一样修学分了,修不够144个学分将无法毕业。
据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介绍,学校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中,必修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0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3个科目要达到23个学分。选修科目由两个模块组成,在选修Ⅰ中最少要得到22个学分,在选修Ⅱ中最少要修够6个学分。修完一个模块,考试合格后学生便能拿到相应的学分。
实施课改后,高中学生每学年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须修够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必修学分116个。
据介绍,高中生的学习方向基本上是与文科、理科、艺术或体育和直接就业这四个方向相一致的,在新课程之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现在全部用学分来管理课程的修习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向,都应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按新的课程体系规定,达不到最低要求144个学分就毕不了业。以前,存在文科不学理科,理科不学文科的现象,很多人偏科。现在,无论学生学文或学理,最基本的都要学,且必须达到每个科目的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选择。【评价体系】成长记录手册取代成绩单
新课改后,成长记录手册将取代过去的成绩单,高中生也能像中小学生一样拥有自己的成长记录了。
文艺素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将由分值或等级形式体现在记录里,单纯以分数衡量一个高中生的评价方式将逐渐消失。
评价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更多的潜能。
做考卷不再是考试的唯一手段,未来的高中生,可以尝试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简单地凭借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也将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会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给学生下一次的进步“埋好伏笔”。
据蒋笃运介绍,学校将以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为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将成评价重点,通过评价疑问新课改影响学生上大学?
新课改后,学生的高考成绩会不会受影响,高考将往哪个方向改革成家长担心的问题。
女儿今年读初三的张先生说,他最关注的还是孩子高考都考啥,修学分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昨日,来郑作报告的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说,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其思路是改变以前高校录取学生以统一考试为唯一依据,而向三个方向发展:第一,高考统考成绩仍将是重要依据;第二,还要参考省一级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还将建立校内评价制度,平时考试、学分积累,模块成绩都将纳入参考依据。
朱慕菊介绍,我国已经启动了新课改的省市有三大突破,可以借鉴。其中,广东的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了30%左右的选考内容;江苏的方案是考3门,另外7门是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结果作为报考学校的门槛,如7门中有两门成绩低于B的将不能报考一流大学,加强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有些省份,将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呈现给高校招生部门,高校也已开始注重综合评价成绩。因此,担心选修课会影响孩子高考的家长们可放心,高中课改后分数不再是升学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新课改对天性喜欢新鲜的学生来说,无疑于一个“新游戏”。但要教学生们“新游戏”的多数老师们,在高考这根魔棒下,认为自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了。
与当年参与初中新课改的老师们相比,将要参与新课改的老师们,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教学理念、课堂内容虽然变了,但牵动千万个家庭的高考“指挥棒”却没变,这个“指挥棒”今后究竟往哪儿指,现在谁心里都没底儿。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特别是设置的选修课存在很大的弹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因此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我该如何去备课、去讲课,课本上的知识如果很浅显,我是不是应该再找出老课本教学生?”这是现在许多高中教师心中最大的疑问。
我省一示范性高中的老师说,从开始说要进行课改的那一天起,他就在思考,“今后高考要怎么考,还没有具体政策,所以我心里没底,老担心会在教学中偏离了高考。”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吴处长表示,高考改革方案虽大约在一年后公布,但老师也不用担心,“虽然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跟着课改走走。”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
除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外,新课改中还增加了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必修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成为高校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新课改的具体课程安排正在制定中,预计将于5月下旬公布。
变化
【培养目标】
变“高考成功者”为“合格高中生”
在很多人看来,高中生的任务就是埋头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但今秋高中课改推行后,这种观念就要改变了。
与以往课程相比,新的高中课程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现在的高中课程太注重知识传授,一切以应试为目的,课程定位比较狭窄。高中新课程将会改变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转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说,学生上没有选择的课程、参照唯一的大纲,如果考不出高分就会被淘汰,这样的教育对学生不公平,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场所,“本次课程改革是从培养高考成功者变为培养合格高中生的一次转变”。
【课程结构】
学生可跨年级选修自己喜欢的课
实施新课改后,高中生可根据需要,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
像大学生一样,背着书包,高中生每天穿梭在不同教室里“走读”,与不同的同学去不同教室上课,将成为今后高中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选修课的种类大大增加,比重加大,鼓励学有余力或渴望全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
高一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修;高二下学期,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修习课程;高三下学期,学校要保证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修习课程。
“以前是老师教啥学啥,以后我就可以选啥学啥了。”郑州八中分校的学生王晓雯说,这样会有时间发展兴趣培养特长。
另外,新课程把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设有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13个科目。每个科目下又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课程设置】修家电、换灯泡可能成必修课
在课程设置上,新增了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科目。据了解,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要修满8个学分。
这门新课程会涉及电子、设计、物理、化学、工程、科技等多个学科,在这门课上,学生将可能学习做凳子、换灯泡、修家电、做植物栽培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按教育部规定,高中3年,学生要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才可认定获得2学分。【学分管理】修不够144个学分没法毕业
今年秋季起就读高一的学生,就和大学生一样修学分了,修不够144个学分将无法毕业。
据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介绍,学校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中,必修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0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3个科目要达到23个学分。选修科目由两个模块组成,在选修Ⅰ中最少要得到22个学分,在选修Ⅱ中最少要修够6个学分。修完一个模块,考试合格后学生便能拿到相应的学分。
实施课改后,高中学生每学年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须修够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必修学分116个。
据介绍,高中生的学习方向基本上是与文科、理科、艺术或体育和直接就业这四个方向相一致的,在新课程之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现在全部用学分来管理课程的修习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向,都应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按新的课程体系规定,达不到最低要求144个学分就毕不了业。以前,存在文科不学理科,理科不学文科的现象,很多人偏科。现在,无论学生学文或学理,最基本的都要学,且必须达到每个科目的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选择。【评价体系】成长记录手册取代成绩单
新课改后,成长记录手册将取代过去的成绩单,高中生也能像中小学生一样拥有自己的成长记录了。
文艺素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将由分值或等级形式体现在记录里,单纯以分数衡量一个高中生的评价方式将逐渐消失。
评价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更多的潜能。
做考卷不再是考试的唯一手段,未来的高中生,可以尝试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简单地凭借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也将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会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给学生下一次的进步“埋好伏笔”。
据蒋笃运介绍,学校将以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为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将成评价重点,通过评价疑问新课改影响学生上大学?
新课改后,学生的高考成绩会不会受影响,高考将往哪个方向改革成家长担心的问题。
女儿今年读初三的张先生说,他最关注的还是孩子高考都考啥,修学分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昨日,来郑作报告的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说,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其思路是改变以前高校录取学生以统一考试为唯一依据,而向三个方向发展:第一,高考统考成绩仍将是重要依据;第二,还要参考省一级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还将建立校内评价制度,平时考试、学分积累,模块成绩都将纳入参考依据。
朱慕菊介绍,我国已经启动了新课改的省市有三大突破,可以借鉴。其中,广东的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了30%左右的选考内容;江苏的方案是考3门,另外7门是等级考试,等级考试结果作为报考学校的门槛,如7门中有两门成绩低于B的将不能报考一流大学,加强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有些省份,将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呈现给高校招生部门,高校也已开始注重综合评价成绩。因此,担心选修课会影响孩子高考的家长们可放心,高中课改后分数不再是升学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新课改对天性喜欢新鲜的学生来说,无疑于一个“新游戏”。但要教学生们“新游戏”的多数老师们,在高考这根魔棒下,认为自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了。
与当年参与初中新课改的老师们相比,将要参与新课改的老师们,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教学理念、课堂内容虽然变了,但牵动千万个家庭的高考“指挥棒”却没变,这个“指挥棒”今后究竟往哪儿指,现在谁心里都没底儿。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特别是设置的选修课存在很大的弹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因此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我该如何去备课、去讲课,课本上的知识如果很浅显,我是不是应该再找出老课本教学生?”这是现在许多高中教师心中最大的疑问。
我省一示范性高中的老师说,从开始说要进行课改的那一天起,他就在思考,“今后高考要怎么考,还没有具体政策,所以我心里没底,老担心会在教学中偏离了高考。”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吴处长表示,高考改革方案虽大约在一年后公布,但老师也不用担心,“虽然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跟着课改走走。”
2023年山东高考赋分吗
2023年山东高考赋分。
首先2023年山东高考分数是按照赋分计算。(因为该市属于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在2017年启动到2020年正式实行,所以2023年高考采用的是3+3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等级考试科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新高考3+3模式总分及各科目分数:总分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采用等级赋分,满分为100分,总分300分。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1、新高考第一批(2个)
首届新高考在2014年启动,其中包括浙江、上海等2省市,而2017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2、新高考第二批(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在2017年启动,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而2020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3、新高考第三批(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在2018年启动,其中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在2021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4、新高考第四批(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在2021年启动,其中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市,在2024年正式实行,采用的是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5、新高考第五批(8个)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在2022年启动,其中包括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在2025年正式实行,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25年高考人数大概预估多少
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预估600万。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据介绍,“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及时间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3-232024年高考状元
- 2025-06-14安全员考试资料
- 2025-04-16海南省考试局
- 2025-06-26高考填报志愿时间__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河北省
- 2025-04-09艺考费用大概多少钱啊、高中走艺考到底好不好
- 2025-04-21物化生可以报什么专业
- 2025-06-29江苏计算机二级考试时间
- 2025-03-31山西省分数线
- 2025-03-28常德中考完什么时候出成绩啊,常德市中考成绩出来了吗?
- 2025-04-08山东2024年高考分数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