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局的代号是多少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承载着厚重的过往与深邃的智慧。当我们谈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便是中央局在内部行文时所采用的特别代号。这些代号,不仅是保密工作的智慧结晶,更是那段峥嵘岁月里,革命先辈们对信仰的坚守与智慧的闪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建党初期中央局的代号究竟是多少。
一、中央局代号的由来与意义
在建党初期,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与敌人的严密监视,中国共产党深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中央局作为党的执行机关,承担着领导全国革命运动与党务的重任。为了保守党的秘密,确保信息的安全传递,中央局在内部行文时采用了一套特别的代号和暗语。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革命先辈们的智慧与远见,更为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中央局代号的揭秘
关于中央局的代号,历史上存在着多个版本。但经过深入研究与考证,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建党初期,中央局曾使用过“钟英”、“夫子”以及“大兄”等代号。这些代号,既具有隐秘性,又蕴含了深刻的寓意。“钟英”象征着党的革命事业如钟鼓之音,振奋人心;“夫子”则寓意着党的领导者们如同古代圣贤,引领着革命的方向;“大兄”则体现了党内同志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团结奋斗的精神。这些代号的使用,不仅增强了党内同志之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更为党的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代号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代号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奋斗与无私奉献。在建党初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与残酷镇压,党的领导者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智慧,带领全党同志在逆境中奋起抗争。他们通过这些代号传递着重要的信息与指令,确保党的革命事业能够顺利进行。正是这些无名英雄们的默默奉献与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代号对当代的启示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保密工作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央局代号的使用,正是保密工作智慧与创新的体现。在当今时代,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保密工作仍然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加强保密意识与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先辈们,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与智慧的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结语
历史的河流在不断地流淌,但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细节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建党初期中央局的代号之谜,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先辈们智慧与信仰的闪光。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铭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奋斗与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承他们的智慧与信仰,更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保密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位解放军军官一生只打过一次仗,还没打赢,怎么会有中将军衔?
在共和国1000多位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情况非常特别,有人给他归纳了“六个特殊”。
1955年大授衔时,他的名字列在“拟授衔将领”名单上,可是,正式宣布时,却因特殊原因划去了他的名字;
三年之后,解放军专门为他补办了一次授衔仪式,这样的特例当年只有一例,全军仅此一人;
通常,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离(退)休一次,可是,他却因为情况特殊办了两次手续,第一次办的是退休手续,第二次办的是离休手续。
他在1958年被授予了共和国开国中将军衔,可是,他却出任了通常大将才可能担任的职务,属于特例;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都没看到他的身影,这样的情况在开国将军中少之又少,非常特殊;
最后一个特别就是:开国将帅大都在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而他却从来没有正式带过兵。
早年间,他也曾指挥过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战斗,但那是“赶鸭子上架”,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共和国还是授予了他中将军衔。
这个“六特”将军叫贺诚,他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贺诚将军凭什么能够获授中将军衔?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需要安国平天下的“文臣武将”,也需要坚强的后勤做支撑。
军队的医疗保障就是后勤工作的重点之一。
贺诚将军当了一辈子医生,是人民军队以及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01年,贺诚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走上仕途,但是,贺诚却报考了北京的一所医科大学。
在北京,贺诚认识了四川老乡陈毅,也因此走上了革命路线。
1925年,贺诚成为了中共党员,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了北伐军,成为北伐军的一个实习医生。
“四一二”反革命武装政变后,贺诚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医处。
广州起义时,贺诚带领着10名军医奔赴起义前线,给予起义军最大的支持。
起义失败后,贺诚辗转来到了上海,在中央特科安排下,他开办了一所完全由我党控制的医院。
因为叛徒告密,医院不久之后就被迫倒闭,贺诚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中央苏区。
1931年,贺诚被任命为总军医处长。
在苏区,贺诚照例从事医务工作,他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我军第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
贺诚是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手术刀就是他的武器,他用自己的一技之能挽救了无数红军官兵的生命,却从来没有摸过枪。
可是,一次偶而的机会,贺诚却“被迫”指挥了一场战斗。
放下手术刀,与敌人面对面地刀兵相见,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但是,那次经历却让他痛苦了许多年。
当时,红军主力向兴国秘密集结,中共苏区中央局一位领导找到贺诚。
他命令贺诚指挥警卫团攻打赖村。
贺诚实事求是地解释说:“我只会用手术刀,打仗这样的事我干不来呀!”
这位领导不由分说地说:“这是组织的决定,执行命令吧。”
贺诚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线去指挥战斗。
俗话讲,隔行如隔山,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贺诚勉为其难地行使指挥权,虽然竭尽全力,仍然没能够打下赖村,最后只好带着部队撤出了战斗。
战后,那位领导责令贺诚做“深刻的检讨”。
贺诚欲哭无泪,痛苦不堪。
好在中央领导明察秋毫,不仅免去了贺诚的“检讨”,还严肃批评了那位领导。
中央领导说:“贺诚会打针,哪里懂打仗?你让一个拿手术刀的人指挥打仗,这不是乱弹琴吗?打败仗的责任不在他,而是你的责任!”
这是贺诚一生中指挥的第一场战斗,也是最后一场战斗,从此之后,贺诚再也没有直接参加过战斗。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红军的医疗事业上。
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贺诚主持开办了“军医学校”,举办“战地救护培训班”,亲自编写教材,亲手示范教学。
在贺诚的努力下,红军部队有了一大批具备一定医护技术的“土军医”。
不久后,贺诚担任了红军总医院政委,红军成立卫生部后,贺诚担任了首任部长兼政委,还兼任临时中央政府卫生管理局局长。
由于蒋介石围剿苏区的力度不断增大,红军的医疗用品越来越匮乏。
贺诚又一手创办了医疗卫生材料厂,用最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了大量医用棉花、绷带、酒精和一般外科器械。
他还把宝贵、稀缺的西药与中药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践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1934年,贺诚随部队参加了万里长征。
当时,红军卫生部隶属于“中央纵队”,代号为“瑞金”,大家就习惯性地称贺诚为“瑞金司令”。
上级给“瑞金司令”贺诚配发了一把手枪,贺诚也经常随身携带这把手枪。
不过,直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贺诚都没有用过一次枪。
1937年,组织派贺诚秘密赴苏联莫斯科学习医学技术,到1945年才回到中国,因此缺席了“八年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贺诚先后出任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并兼任卫生部部长,他还担任了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贺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卫生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
贺诚将军一生从事医疗事业,他有“知识分子爱较真”的特质,他的身上也有明显的“书生气”。
他说话直来直去,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人称“老夫子”。
正因为这个性格特质,贺诚在建国后多次被人误解。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贺诚就因为正在接受调查而暂时没有授衔。
不过,贺诚最终经受住了考验,1958年,中央军委给他补授了中将军衔。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贺诚遭受不白之冤,1963年,贺诚办理了退休手续。
若干年后,复出后的贺诚将军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
1985年4月,84岁的贺诚将军第二次办理了离休手续。
1992年11月8日,贺诚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的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1]
1992年,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
中文名称
人民日报[1]
外文名称
People's Daily
语 言
中文
类 别
中央党报
主管单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
人民日报社
编辑单位
人民日报社
创刊时间
1948年6月15日
出版周期
每日[1]
国内刊号
CN11-0065
国际刊号
国内代号:1—96,国外代号:D797[2]
邮发代号
1-1
总部社址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总编辑
李宝善
ISSN
1672-8386
前 身
《晋察冀日报》
报刊版式
对开12-16版
官 网
人民网
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大报[1]
如何订阅《人民日报》?
可在邮局订阅。
报刊名称: 人民日报 邮发代号: 1-1 全年价288.0
出版社: 《人民日报》社
单价: 0.8
季价:72.0
发报刊局: 北京市发报刊局
刊期: 日报
半年价:144.0
人民日报每月定价24元,
邮发代号1-1;
人民日报缩印合订本每月定价25元,邮发代号2-22;人民日报索引每月定价5元,邮发代号2-12。
也可网上订阅。人民网“报刊订阅”主页开通。读者在网上填写订单并付款后,就可以订阅到人民日报。
报刊订阅主页是人民日报为读者服务的又一新渠道,是探索人民日报发行新方式的重大举措。报刊订阅主页依托人民网强大的专业优势,设有“人民日报订阅”、“报刊分类”、“精华版摘”、“发行信息”、“读者反馈”、“读者俱乐部”、“调查问卷”等七个主要栏目。
通过该主页订阅人民日报的程序是:读者先在网上填写姓名、联系方式、投递地址等基本资料,然后通过网上银行业务或邮政汇兑缴纳报款,最后提交订单。人民日报发行部门在确认订单有效后,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订单处理完毕,并通知邮局开始投递报纸。
除了能够方便地订阅人民日报,报刊订阅主页还提供以下服务:人民日报零售服务;人民日报缩印本、索引目录订阅服务;“读者反馈”栏目发表广大读者的来信、来电和对人民日报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读者俱乐部”栏目将发布各种活动信息,举办由人民日报热心读者、俱乐部会员参加的各项公益活动。
扩展资料:
发行工作
党中央对人民日报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发行工作注入了动力。中央办公厅每年都下发《通知》对人民日报发行工作做出指导,中央宣传部每年都召开会议对人民日报发行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这些都为人民日报做好发行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国内发行
1948年6月5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正式出版。首版头正下方有“创刊号”3字,右侧横排右起写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十五日创刊”等信息从创刊号未写明报社所在街道名、门牌号看,可能与当时逐渐紧张的战争气氛有关。
报社编辑部还带有明显的军事机关性质,实际上编辑部也确实与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指挥部相邻。
全球发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于1985年7月1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海外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途径,也是沟通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特别是在香港,台湾等地具有影响力,是香港同胞及台湾同胞了解中国大陆发展的途径,2015年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
发行渠道
人民日报发挥邮政主渠道作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投递网络,投递终端抵达基层,延伸至偏远地区;人民日报面向全国发行,覆盖城市和乡村,需要送达千家万户,报邮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条件。
报社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基础数据库建设、读者构成和分布情况调查、投递时效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邮政方面也在增设人民日报投递班次、优化投递线路以及报款结算等方面给人民日报很大支持。双方不断为战略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共同营造有利于人民日报发行工作的环境。
截至2008年1月1日零时,人民日报2008年度发行量达到232.55万份,比2007年初增长20.75万份,同比增长9.8%,比2002年平均发行量增长了50余万份。
《人民日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200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收订量达235万余份(不含海外版)。 [21]
截至201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行量超过300万份,达到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实现连续十几年稳定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人民网-可网上订阅人民日报
这位解放军军官一生只打过一次仗,还没打赢,怎么会有中将军衔?
在共和国1000多位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情况非常特别,有人给他归纳了“六个特殊”。
1955年大授衔时,他的名字列在“拟授衔将领”名单上,可是,正式宣布时,却因特殊原因划去了他的名字;
三年之后,解放军专门为他补办了一次授衔仪式,这样的特例当年只有一例,全军仅此一人;
通常,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离(退)休一次,可是,他却因为情况特殊办了两次手续,第一次办的是退休手续,第二次办的是离休手续。
他在1958年被授予了共和国开国中将军衔,可是,他却出任了通常大将才可能担任的职务,属于特例;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都没看到他的身影,这样的情况在开国将军中少之又少,非常特殊;
最后一个特别就是:开国将帅大都在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而他却从来没有正式带过兵。
早年间,他也曾指挥过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战斗,但那是“赶鸭子上架”,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共和国还是授予了他中将军衔。
这个“六特”将军叫贺诚,他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贺诚将军凭什么能够获授中将军衔?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需要安国平天下的“文臣武将”,也需要坚强的后勤做支撑。
军队的医疗保障就是后勤工作的重点之一。
贺诚将军当了一辈子医生,是人民军队以及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01年,贺诚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走上仕途,但是,贺诚却报考了北京的一所医科大学。
在北京,贺诚认识了四川老乡陈毅,也因此走上了革命路线。
1925年,贺诚成为了中共党员,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了北伐军,成为北伐军的一个实习医生。
“四一二”反革命武装政变后,贺诚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医处。
广州起义时,贺诚带领着10名军医奔赴起义前线,给予起义军最大的支持。
起义失败后,贺诚辗转来到了上海,在中央特科安排下,他开办了一所完全由我党控制的医院。
因为叛徒告密,医院不久之后就被迫倒闭,贺诚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中央苏区。
1931年,贺诚被任命为总军医处长。
在苏区,贺诚照例从事医务工作,他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我军第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体系。
贺诚是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手术刀就是他的武器,他用自己的一技之能挽救了无数红军官兵的生命,却从来没有摸过枪。
可是,一次偶而的机会,贺诚却“被迫”指挥了一场战斗。
放下手术刀,与敌人面对面地刀兵相见,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但是,那次经历却让他痛苦了许多年。
当时,红军主力向兴国秘密集结,中共苏区中央局一位领导找到贺诚。
他命令贺诚指挥警卫团攻打赖村。
贺诚实事求是地解释说:“我只会用手术刀,打仗这样的事我干不来呀!”
这位领导不由分说地说:“这是组织的决定,执行命令吧。”
贺诚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线去指挥战斗。
俗话讲,隔行如隔山,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贺诚勉为其难地行使指挥权,虽然竭尽全力,仍然没能够打下赖村,最后只好带着部队撤出了战斗。
战后,那位领导责令贺诚做“深刻的检讨”。
贺诚欲哭无泪,痛苦不堪。
好在中央领导明察秋毫,不仅免去了贺诚的“检讨”,还严肃批评了那位领导。
中央领导说:“贺诚会打针,哪里懂打仗?你让一个拿手术刀的人指挥打仗,这不是乱弹琴吗?打败仗的责任不在他,而是你的责任!”
这是贺诚一生中指挥的第一场战斗,也是最后一场战斗,从此之后,贺诚再也没有直接参加过战斗。
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红军的医疗事业上。
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贺诚主持开办了“军医学校”,举办“战地救护培训班”,亲自编写教材,亲手示范教学。
在贺诚的努力下,红军部队有了一大批具备一定医护技术的“土军医”。
不久后,贺诚担任了红军总医院政委,红军成立卫生部后,贺诚担任了首任部长兼政委,还兼任临时中央政府卫生管理局局长。
由于蒋介石围剿苏区的力度不断增大,红军的医疗用品越来越匮乏。
贺诚又一手创办了医疗卫生材料厂,用最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了大量医用棉花、绷带、酒精和一般外科器械。
他还把宝贵、稀缺的西药与中药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践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1934年,贺诚随部队参加了万里长征。
当时,红军卫生部隶属于“中央纵队”,代号为“瑞金”,大家就习惯性地称贺诚为“瑞金司令”。
上级给“瑞金司令”贺诚配发了一把手枪,贺诚也经常随身携带这把手枪。
不过,直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贺诚都没有用过一次枪。
1937年,组织派贺诚秘密赴苏联莫斯科学习医学技术,到1945年才回到中国,因此缺席了“八年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贺诚先后出任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并兼任卫生部部长,他还担任了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贺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卫生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
贺诚将军一生从事医疗事业,他有“知识分子爱较真”的特质,他的身上也有明显的“书生气”。
他说话直来直去,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人称“老夫子”。
正因为这个性格特质,贺诚在建国后多次被人误解。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贺诚就因为正在接受调查而暂时没有授衔。
不过,贺诚最终经受住了考验,1958年,中央军委给他补授了中将军衔。
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贺诚遭受不白之冤,1963年,贺诚办理了退休手续。
若干年后,复出后的贺诚将军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
1985年4月,84岁的贺诚将军第二次办理了离休手续。
1992年11月8日,贺诚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河北地质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河北地质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在重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3-23公务员成绩排名
- 2025-04-2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几级合适?
- 2025-04-03河南艺术生分数线—河南艺术生分数线2023
- 2025-04-17二本公办电力院校排名
- 2025-06-27部队专升本
- 2025-04-10国民教育高校毕业生-国民教育毕业生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毕业生
- 2025-04-1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
- 2025-03-25今年的考研英语难吗?
- 2025-04-16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成绩查询
- 2025-06-13专四专八成绩能在网上查询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