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厨考试网-考试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乐厨考试网 > 考试查询 > 医学基础知识历年试题(535)-2020天津医疗卫生

医学基础知识历年试题(535)-2020天津医疗卫生

2025-07-08 11:49:35

今天乐厨考试网给大家带来有关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以下关于医学基础知识历年试题(535)-2020天津医疗卫生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历年试题(535)-2020天津医疗卫生

医学基础知识历年试题(535)-2020天津医疗卫生

1. 消化性溃疡一般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的好发部位在:《解剖学》

A.十二指肠下曲

B.十二指肠窗

C.十二指肠球

D.十二指肠升部

2. 在对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检查的是__,因为这个部位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解剖学》

A.膀胱三角

B.膀胱垂

C.膀胱襞

D.膀胱前隙

3. 视网膜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其组成部分中无血管,__为感光最敏锐处。《解剖学》

A.虹膜部

B.睫状体部

C.黄斑

D.中央凹

4. 脑位于颅腔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由多部分组成,其中脑干自下而上由__组成。《解剖学》

A.中脑、小脑和间脑

B.延髓、脑桥和中脑

C.延髓、脑桥和间脑

D.中脑、小脑和端脑

5. 长肌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解剖学》

A.头面部

B.胸背部

C.腹部

D.四肢

6. 正常成年人每天约产生2*1011个红细胞。__是成年人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生理学》

A.肝脏

B.肾

C.骨髓

D.心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解剖学-消化系统-小肠相关的知识点。(2)十二指肠包括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其中上部又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

2.【参考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解剖学-泌尿系统-膀胱相关的知识点。(2)膀胱底内面有一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称为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是临床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

3.【参考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解剖学-视器-视网膜相关的知识点。(2)黄斑中央有一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4.【参考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解剖学-神经系统-脑干相关的知识点。(2)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5.【参考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解剖学-运动系统-肌学相关的知识点。(2)长肌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多见于四肢。

6.【参考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生理学-血液-血细胞生理相关的知识点。(2)成年人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是骨髓。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生理学试题解析(9-18)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调节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B.自身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

C.神经调节缓慢、持久、弥散

D.肾动脉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肾血浆流量基本保持稳定靠的是神经调节

2. 反馈控制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存在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复杂的控制系统,精密地调节着人体生命活动

B.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C.正反馈调节的意义是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D.正反馈能维持系统稳态或平衡,而是打破原先的平衡状态

3. 有关于神经调节错误的是:

A.望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

B.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C.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D.反射弧一个部分受损,反射活动可继续进行

4. 有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

B.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C.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

D.胃内液体属于内环境

5. 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先天获得、形式高级、数量无限

B.与非条件反射共同形成

C.可以建立,不可以消失

D.条件反射的建立关键是条件刺激的形成,一旦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建立即告完成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会结束

B.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C.机体的基础代谢、能量代谢等随着年龄增加而加快

D.细胞具有兴奋性,其兴奋性随着阈值的增大而增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自身调节-概述的知识点。(2)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本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A对)。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B对),调节常局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但对于该器官或组织细胞生理活动的功能调节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弥散(C错)。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内压力增高时,牵张了人球小动脉平滑肌,触发其收缩,使入球小动脉管径变小,阻力增加,从而使血流量减少,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为自身调节(D错)。故本题选AB。

2.【答案】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反馈控制-正负反馈的知识点。(2)激素相互作用包括:(1)人体内存在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复杂的控制系统,精密地调节着人体生命活动(A对)。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意义是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B对C错)。正反馈控制系统也是闭环控制系统,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这种反馈活动称为正反馈。在正反馈的情况下,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与负反馈相反,正反馈不可能维持系统稳态或平衡,而是打破原先的平衡状态(D错)。故本题选CD。

3.【答案】A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神经调节-反射的知识点。(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B对)。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对),它由五个基本成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任何一个部分受损,反射活动将无法进行(D错)。神经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A错)。故本题选AD。

4.【答案】B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相关激素的知识点。(2)内环境的稳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各种理化因素在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下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恒定的状态(A错)。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B对)。由于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所以生理学中通常把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C对)。体内有些液体,如胃内、肠道内、汗腺管内、尿道内、膀胱内的液体,都是与外环境连通的,所以不属于内环境的范畴(D错)。故本题选BC。

5.【答案】A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神经调节-反射的知识点。(2)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反射(B对)。其特点是:①后天获得(A错);②形式高级;③数量无限;④条件反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灵活可变且不固定,可以建立,可以消失(C错)。条件反射的建立关键是条件刺激的形成,一旦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建立即告完成(D对)。故本题选AC。

6.【答案】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概述的知识点。(2)机体要生存,就得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这种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会结束(A对),因此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B对)。机体的运动功能、生殖功能、基础代谢、能量代谢,糖、蛋白质和脂肪三大代谢功能等随着增龄均出现进行性衰退的改变(C错)。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不同的组织细胞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不同,通常可以采用阈值衡量兴奋性的高低。对于兴奋性高的组织细胞,用较小的刺激便能使其产生兴奋,即其阈值较低。对于兴奋性较低的组织细胞,需用较强的刺激才能让其产生兴奋,即其阈值较高。因此,阈值的大小可反映组织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两者呈反变关系(D错)。故本题选CD。

2022天津医学基础知识试题-诊断学试题解析(2022.1.4)

1. 全腹膨隆,腹外形随体位而改变,见于:

A.肠梗阻

B.肥胖症

C.腹腔积液

D.人工气腹

2. 腹壁揉面感多见于:

A.胃肠穿孔

B.肝脾破裂

C.结核性腹膜炎

D性胆囊炎

3. 小肠梗阻时,其蠕动波常出现在:

A.上腹部

B.下腹部

C.左侧腹部

D.脐部

4.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腹部视诊常见:

A.紫纹

B.白纹

C.淡红色纹

D.蓝黑色色素沉着

5. 无痛性胆囊肿大伴进行性黄疸患者,应首先考虑:

A.胆囊炎

B.胆囊结石

C.胰腺炎

D.胰腺癌

6. 诊断肝包虫病具有特殊意义的体征是:

A.肝大

B.肝震颤

C.肝区触痛

D.腹腔积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腹部外形的知识点。(2)①腹腔积液临床上也称为腹水,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腹部外形呈扁而宽,称为蛙腹。侧卧或坐位时,因液体向下移动而使腹下部膨出(C对)。②腹内积气多在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引起全腹膨隆,使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移动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或肠麻痹(A错)。③积气在腹腔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移动体位时腹部形状无明显改变(D错)。肥胖症可引起全腹膨隆,腹部呈球形或椭圆形(B错)。故本题选C。

2.【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腹部触诊的知识点。(2)①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AB错)。②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铺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柔初感(C对),此征亦可见于腹膜转移癌。③局部腹壁紧张常见于腹内脏器炎症波及腹膜而引起,如上腹或左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右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胆囊炎(D错),右下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阑尾炎。故本题选C。

3.【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视诊中肠蠕动波的知识点。(2)小肠梗阻所致的蠕动波多见于脐部(D对),严重梗阻时,胀大的肠袢呈管状隆起,横行排列于腹中部,组成多层梯形肠型,并可看到明显的肠蠕动波,运行方向不一,此起彼伏,全腹膨胀。结肠远端梗阻时,其宽大的肠型多位于腹部周边,同时盲肠多胀大成球形,随每次蠕动波的到来而更加隆起。如果发生了肠麻痹,则蠕动波消失。故本题选D。

4.【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视诊中腹纹的知识点。(2)①白纹为腹壁真皮结缔组织因张力增高断裂所致,呈银白色条纹,可见于肥胖者或经产妇女(B错)。②妊娠纹出现于下腹部和髂部,在妊娠期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产后则转为银白色而长期存在(C错)。③紫纹是皮质醇增多症的常见征象,出现部位除下腹部和臀部外,还可见于股外侧和肩背部(A对)。故本题选A。

5.【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胰腺触诊检查的知识点。(2)①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均会出现右上腹疼痛(AB错)。②急性胰腺炎常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常无黄疸(C错)。③胰腺触诊呈坚硬块状,表面不光滑似有结节,则可能为胰腺癌。癌发生于胰头部者(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库瓦西耶征(Courvoisier sign)阳性(D对)。故本题选D。

6.【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腹部检查-肝脏触诊的知识点。(2)手指掌面稍用力按压肝囊肿表面片刻,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称为肝震颤,肝震颤见于肝棘球蚴病(也称肝包虫病)。其发生机制为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而形成震颤(B对)。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包括肝棘球蚴病)等(A错)。故本题选B。

 

诊断学试题解析-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9-10)

1. 下列需用双手触诊法进行触诊的是:

A.肾

B.腹腔积液

C.精索

D.腹腔深部包块

2. 下列关于叩诊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B.叩诊腹部时常取俯卧位

C.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D.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

3.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不会出现的叩诊音为:

A.清音

B.鼓音

C.过清音

D.浊音

4. 嗅诊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临床工作中,嗅诊可迅速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下列气味与疾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呼吸呈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B.呼吸呈氨味见于尿毒症

C.呕吐物有脓液并有令人恶心的烂苹果味,可见于胃坏疽

D.正常汗液呈酸性

5.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面容与表情表现为:

A.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B.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目光暗淡、表情忧虑

C.面容惊愕,睑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

D.面色苍黄,颜面水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

6. 佝偻病会出现的病理性步态为:

A.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行

B.行走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如醉酒状

C.起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且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很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则不能保持平衡

D.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双脚擦地,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基本方法-触诊的知识点。(2)①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C错)的检查和评估。②深部触诊法:主要用于检查和评估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a.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D错)和胃肠病变的检查。b.双手触诊法:用于肝、脾、肾(A对)和腹腔肿物的检查。c.深压触诊法: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检查反跳痛等。d.冲击触诊法:又称为浮沉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腔积液(B错)时肝、脾及腹腔包块难以触及者。故本题选择A。

2.【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基本方法-叩诊的知识点。(2)叩诊注意事项:①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A正确);②根据叩诊部位不同,病人应采取适当体位,如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D正确);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B错误);确定有无少量腹腔积液时,可嘱病人取肘膝位。③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C正确)。④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动感差异,两者应相互配合。故本题选择B。

3.【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基本方法-叩诊的知识点。(2)过清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是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乐性音,正常成人是不会出现的一种病态叩击音(C对,ABD错)。临床上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时,如肺气肿。正常儿童可叩出相对过清音。故本题选择C。

4.【答案】D。解析: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基本方法-嗅诊的知识点。(2)正常汗液无特殊强烈刺激气味(D错)。酸性汗液见于风湿热和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病人。呼吸呈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对);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氨味见于尿毒症(B对);肝腥味见于肝性脑病者;呕吐物呈酸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而发酵,常见于幽门梗阻或者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人;呕吐物出现粪便味可见于长期剧烈呕吐或肠梗阻病人;呕吐物杂有脓液并有令人恶心的烂苹果味,可见于胃坏疽(C对)。故本题选择D。

5.【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的知识点。(2)①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A错)。②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目光暗淡、表情忧虑。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B错)。③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面容惊愕,睑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错)。④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黄,颜面水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对)。故本题选择D。

6.【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的知识点。(2)蹒跚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行。见于佝偻病(A对)、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醉酒步态:行走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如醉酒状。见于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B错)。共济失调步态:起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且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很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则不能保持平衡。见于脊髓病变病人(C错)。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双脚擦地,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帕金森病病人(D错)。故本题选择A。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乐厨考试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2028965号 网站地图